密度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密度计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需求巨大行业显现新变化煤炭需集约式发展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8 19:25:26 阅读: 来源:密度计厂家

需求巨大行业显现新变化 煤炭需集约式发展

10月10日~12日,2012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暨展览会上,与会煤炭企业代表认为,过去10年,是我国煤炭高速发展的10年,由于我国以“煤炭为主体、电力为中心”的能源战略长期内将不会改变,未来10年,我国煤炭将进入“亚高速”发展时期。煤炭企业必须破除对传统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,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新路。

煤炭需求巨大行业呈现变化

山东能源集团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卜昌森介绍说,过去10年,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、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,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。10年时间里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25%上下,高速公路、房地产、汽车、水泥、电解铝、重化工等高投资、高能耗项目在各地纷纷上马,全国电力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3.2亿千瓦增长到2011年的10亿千瓦,其中80%是火力发电。

卜昌森认为,由于各种因素相互叠加,形成了我国对能源对煤炭的巨大需求。同时,在庞大需求的刺激下,煤炭价格不断攀升,煤炭行业投资不断增长,煤炭产量不断增加,最终成就了煤炭行业10年的辉煌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10年间,我国用世界近50%的能源消耗创造了不足10%的GDP,并且环境问题非常严峻。2012年,我国煤炭市场持续下滑,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固然与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有很大关系,其根源还是在于煤炭行业“黄金10年”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,也是煤炭企业传统发展方式弊端集中爆发的结果。

卜昌森认为,与1998年极端困难时期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,2012年我国煤炭行业的困难出现了新的变化。

一是竞争主体的新变化。1998年,我国大、中、小型煤矿的产量比例为40:17:43,大型煤矿的主要竞争对象是个体小煤矿。而现在,煤炭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大煤矿、大集团之间的竞争。

二是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和企业应对措施的新变化。1998年,国家煤炭政策导向是减轻国有煤炭企业负担,提高国有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。2008年,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,国家迅速出台4万亿投资拉动政策。而现在,国家则是要求国有企业率先转方式、调结构,走转型发展之路,自我调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路径。

三是职工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新变化。1998年,煤炭职工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强,改革的承受能力大,企业上下思想较为统一。而现在,由于煤炭市场较长时期的稳定,企业效益较好,职工改革承受能力差。

四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新变化。1998年,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,而且新型替代能源进展缓慢。而现在,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,国家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,增加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。

五是煤炭后续产能储备的新变化。1998年,由于煤炭市场疲软,国家提出3年不建新井,加上资源储备不足,使得后来市场转换后煤炭供应跟不上。而现在,煤炭产业积蓄了大量产能,2011年,我国煤炭产量为35.2亿吨,同时煤炭固定建设投资大幅增加,仅2006~2011年,全国煤炭基本建设投资高达1.72万亿元,合计产能达21亿吨左右。

六是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。1998年,我国处于重化工产业大规模发展起步阶段,此后十多年,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叠加效应,导致钢铁、水泥、化肥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蓬勃发展,对煤炭需求巨大。而现在,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阶段的后期,各种高耗能产品已进入全面过剩时期,依靠传统的高耗能、高投入、高污染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已没有空间。

七是GDP增长率的新变化。10年来,我国GDP增长率不断提高,单位GDP增长对煤炭需求量不断减少。1998年,万亿元GDP耗煤量是1.53亿吨,2011年,万亿元GDP耗煤量是0.75亿吨。

推动煤炭“再集约化”发展

淮南矿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源认为,过去10年,我国煤炭是在膨胀着的市场经济、用煤的工业产品过剩、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形下的高速发展。未来10年,我国膨胀着的市场经济、用煤的工业产品过剩、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形将更加明显,依靠要素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,煤炭行业必须寻求依靠效率和创新推动的安全、高效、绿色、可持续的发展方式。

卜昌森认为,煤炭企业必须抓住危中之机,大力推进兼并重组,推进大基地建设,提高产业集中度,实现行业集约发展。在煤炭企业内部,大力加强以高产高效矿井为支撑的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,优化资源配置,在企业内部实现集约发展。在煤炭行业,要从以前的一定区域内大企业兼并重组,扩展到跨省份跨地域的大型煤炭企业间的强强联合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。

同时,当前要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历史机遇,推动煤炭产业“再集约化”。卜昌森强调,兼并重组要从煤炭行业内扩展到行业外,纵向上向电力、冶金、化工、运输等行业产业链条下游扩展,横向上向铁路、港口、物流等领域扩展,实现贯穿产业链条的跨行业集约发展。

此外,要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开采和绿色利用,实现绿色发展。希望国家出台绿色开采的财税优惠政策,制定行业标准,从国家层面推动绿色开采。

中国矿业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立杰建议,国家应出台政策,鼓励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实行兼并重组;设定最低企业规模,但不必限制矿井规模;对地质条件复杂、自然灾害无法控制的矿井予以关闭,同时政府应出台类似关闭破产的政策;通过立法规范安全生产,政府部门不必强制企业采取全国统一的安全措施。

郑州煤炭工业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中泽建议,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矿井关闭标准,对一些不具备安全条件、不能盈利的矿井进行强制关闭,并给予资金支持;在融资渠道上给予国有企业支持和帮助,弥补和缓解资金压力;在后续煤炭资源配置和财税政策上,能出台相应措施,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,在兼并重组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煤炭企业予以支持。

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、副总经理刘建功建议,对跨省区的企业重组,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力度,给予外地煤炭企业与本省同类企业,在安全生产、项目审批等方面的同等待遇。

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祥恩建议,在推进煤炭资源高效低碳利用中,政府部门应从体制机制上支持自主创新,加快现有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关键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,并由此建立起煤炭资源低碳利用的技术创新体系;建立跨部门的协调领导机制,科学制定规划,促进跨行业合作,加快项目审批;制定示范项目激励政策,通过优惠电价、贷款贴息、税收优惠、鼓励推广醇醚燃料等措施,吸引产、学、研、商等多方面投入力量和资金。

东营西装订制

西安职业装订制

庆阳设计西装